媒体关注
  • 公司新闻
  • 媒体关注
  • 会议报道
  • 联系方式
  • 创新药迎来春天的关键是什么?专访基石药业首席医学官杨建新博士

    时间:2019.10.22   作者:医药观澜

    医药观澜/报道

    【编者按】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创新过程,伴随着高投入、高风险。一个新药从发现到成功上市通常要经历10-15年。其中,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过程中耗时最长(平均6-7年)、成本最高(约占总费用67%)的阶段。且临床试验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有关数据显示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只有不到12%最终被批准上市。所以,正如基石药业首席医学官杨建新博士所说的:“创新药企业的临床研发能力至关重要,只有把所有潜在的适应症在临床试验中做出来,才能真正挖掘产品的价值,最终赢得市场,造福广大患者。”



    基石药业创立于2015年底,专注肿瘤免疫药物的开发和联合治疗。目前,基石药业已打造出包含10余款在研产品的丰富管线,其中4款已先后在海内外启动临床试验。特别是基石药业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自然全长、全人源抗PD-L1单克隆抗体CS1001已完成1期临床爬坡试验,注册临床研究已陆续开展。与此同时,基石药业受到国内外资本的认可,2018年5月完成2.62亿美元的B轮融资,加上A轮的1.5亿美元,基石药业已累计融资4.1亿美元(约28.46亿人民币),并于2019年2月26日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国内创新药领域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那么基石药业在其创新药开发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进行管线的差异化布局?对于未来中国临床试验的整体水平有怎样的期待?我们本期的人物访谈邀请了基石药业首席医学官杨建新博士与大家分享他的观点与洞见。



    药明康德:成立仅3年多时间,基石药业已有多个产品在国内外进行临床试验,请问基石药业是如何快速推进在研管线建设的?


    杨建新博士:作为新药研发企业,当然首先要有能力围绕公司战略进行管线布局,包括产品组合(portfolio)的战略规划、产品的临床开发规划(clinical development plan)、各适应症的临床试验规划和设计(clinical study design and protocol)等,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就是我们临床研发的核心能力。基石药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我们拥有这些核心能力。

    然后,我们会选择行业领先的临床研究服务组织和医院进行合作,充实我们的临床运营能力。对于临床研究服务组织,我们会依据临床项目质量、经验、平台规模、项目启动速度、数据管理、覆盖区域、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对于合作医院,我们一般选择一线城市、既往临床试验经验丰富的医院,但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样的优质资源都相对较少且竞争激烈,所以我们也与第二、第三梯队的医院合作。这些医院的患者人数比较多,临床试验的竞争较少,但他们的临床试验经验也相对比较少,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培训和数据管理。


    药明康德:肿瘤作为医疗需求高度未满足的领域,很多本土创新药企业都会以肿瘤为重点布局自己的研发管线,基石药业如何进行差异化的管理?


    杨建新博士:基石药业的整个研发和管理团队、科学顾问以及我们的基础、转化及临床研究者,形成强大的“智库(think tank)”,实时跟踪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公司整体在研管线的策略,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如果需要开发新的靶点,我们会启动新的项目或者引进(license-in)一些产品。



    基石药业产品管线(图片来源:基石药业官网)



    药明康德:从您的实际工作中看,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杨建新博士:在新药研发领域,尤其是肿瘤领域,任何有前景的靶点竞争都非常激烈,也就是同质化的竞争非常激烈,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还没有临床研究结果的新靶点,风险会比较大。此外,真正有巨大潜力的靶点还是少的,比如PD-1/PD-L1,距离发现已经十多年了。那么下一个具有颠覆性的靶点可能还要等若干年。

    所以,创新药企业的研发能力非常重要,只有尽快地把候选药推进至临床,并把主要适应症快速地在临床试验中做出来,造福广大患者,才能把挑战转变为机遇,最终赢得市场。


    药明康德:中国临床试验资源丰富吗?您认为中国的临床试验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最新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公示”制度以及ICH对于中国临床试验的水平和效率会有怎样的帮助?


    杨建新博士:中国的临床试验资源和患者数量相比,明显资源利用不足。我国患者数量大,而病人资源在临床试验中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合格的临床试验基地相对有限。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允许更多有资质的医院开展临床试验,那么将来整个临床资源的开发潜力就会扩大。

    我们监管部门已经对允许开展临床试验的医院要求放宽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放宽要求,而不是放低要求,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医院加入临床试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更多的临床试验人才。

    另外,中国加入ICH就是整个行业要与国际接轨,进行标准化操作和执行,同时也促进国际药物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因此,中国的整体临床试验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目前本土创新药已经在中国开展很多早期试验,ICH之后,可以有国际的早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这也会提高中国的整体临床研究水平,扩大与优化临床资源的利用度。


    药明康德:您刚刚提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更多的临床试验人才”,是否目前国内的新药研发人才比较稀缺?


    杨建新博士:这是目前我们所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创新药物的研发历史较短,特别在早期临床开发领域,因此国内在医学领域有临床开发经验的人才比较稀缺,这其实也是中国临床药物开发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们目前在不断引进与培养新人方面下很大功夫,已经吸引了不少有行业知名度的优秀研发人才,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一些人才。


    药明康德:未来5到10年,您认为中国新药开发或者临床试验的整体水平会有怎样的发展?


    杨建新博士:中国新药开发的广度与深度,或者临床试验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需要国家政策继续的开放和支持以及中国医药市场的支持。如果市场不支持新药,医保不加大对新药的投入,那么新药开发就没有后劲。投资需要有回报,所以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来推动新药研发规模的扩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所以,未来5到10年,我认为能够出现源自中国的创新药,这些新药不仅可以让中国患者受益,还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惠及全球患者。

    声明